人的一生要经历出生、结婚、去世的大喜大悲,因之有人称之为人生三大礼仪。由于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,因而又衍生出许多不同色彩的人生礼俗。但其中有一个现象很有趣,就是在许多地区都不约而同通过灯作为载体。如新生儿诞生礼的花灯,婚礼仪式的大红灯笼等等。
在岭南的客家人、潮汕人、粤西地区等等大多选择了花灯来庆贺新生儿诞生。
“丁”在《辞海》里的释义是:人口,男称丁女称口。在岭南人的口音里,灯与丁谐音。源于中原的花灯在岭南人庆贺新生儿诞生中,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: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;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之意;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。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、添丁的意思。因而在岭南宗族社会里,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,也即上丁、添丁,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,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。上灯,有的地方也叫升灯、吊灯。“上灯”活动一般在小孩诞生之日起,实际上是各姓各族为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。按上灯仪式以来,所生男孩在祠堂梁上吊挂彩色花灯。岭南人非常看重上灯,给花灯赋予了纳子祈福,美好期望的蕴意。花灯就成为人们庆贺繁衍生子,薪火相传,
感恩生命的民俗载体。在岭南民间,男孩举行过上灯仪式后,才能成为宗族社会里的正式成员。有的村子,在暖灯或其它日子族里办酒席时,族规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孩就要负责搬桌椅。
除了岭南地区外,将灯谐音为“丁”的还有许多地区,如:陕西、福建、台湾等。和岭南人不同的是,他们更多的是突出祈子盼子的内涵,在一系列的迎灯送灯民俗活动中盼望能早生贵子,传宗接代。岭南人对花灯情有独钟。忠信人也是选择了花灯来庆贺新生儿诞生。他们认为灯为五谷丰登之象,以灯为丁,喻火旺而丁发。花指花树,人类生育传宗接代如开花结果。闹花灯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宗族兴旺发达。
上灯吊灯习俗与春节一样,是对血缘意识的一种固化。一年一度的上灯吊灯习俗,追求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,它是对生命的颂歌,对生命延续的庆贺,也是对生命的感恩,对生命的敬畏,对美好生活的祈福。忠信上灯吊灯习俗从古走到今,历经风吹雨打。忠信花灯与忠信上灯吊灯习俗已变为岭南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,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。